監控項目 | 建議取樣點a | 建議監控微生物b | 建議監控頻率c | 建議監控指標限值 | |
環境的微生物監控 | 食品接觸表面 | 食品加工人員的手部、工作服、手套傳送皮帶、工器具及其他直接接觸食品的設備表面 | 菌落總數 大腸菌群等 | 驗證清潔效果應在清潔消毒之后,其他可每周、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與食品或食品接觸表面鄰近的接觸表面 | 設備外表面、支架表面、控制面板、零件車等接觸表面 |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衛生狀況指示微生物,必要時監控致病菌 | 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加工區域內的環境空氣 | 靠近裸露產品的位置 | 菌落總數 酵母霉菌等 | 每周、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過程產品的微生物監控 | 加工環節中微生物水平可能發生變化且會影響食品安全性和(或)食品品質的過程產品 | 衛生狀況指示微生物(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酵母霉菌或其他指示菌) | 開班第一時間生產的產品及之后連續生產過程中每周(或每兩周或每月) |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確定監控指標限值 | |
a可根據食品特性以及加工過程實際情況選擇取樣點。 b可根據需要選擇一個或多個衛生指示微生物實施監控。 c可根據具體取樣點的風險確定監控頻率。 |
編輯:food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