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烏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隨著氣溫的升高,各種致病微生物易于滋生,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加大。為預防食物中毒風險,樹立防控新冠疫情常態化意識,確保公眾飲食安全, 現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如下:   一、餐飲服務單位應強化食品安

  隨著氣溫的升高,各種致病微生物易于滋生,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加大。為預防食物中毒風險,樹立防控新冠疫情常態化意識,確保公眾飲食安全, 現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如下:

 

  一、餐飲服務單位應強化食品安全預防措施

 

  1.餐飲服務單位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不得采購或使用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感官性狀異常以及超過保質期等法律法規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3.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應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加邪l熱、腹瀉、咽部炎癥等病癥及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的從業人員,暫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待查明原因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患有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4.食品加工制作、貯存場所應保持清潔、衛生,切實落實防蠅、防蟲、防鼠等“三防”措施。

 

  5.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落實餐飲具清洗消毒管理要求,配備與餐飲具數量相對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施,定位存放,保持清潔。

 

  6.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控制食品加工總量、加工溫度和時間,加熱食品應燒熟煮透,貯存食品應及時冷藏或熱藏,應盡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涼菜應根據菜品特性由專人在專間或專用操作區域內制作完成,且應盡量當餐用完。

 

  7.禁止采購、貯存和使用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等)。

 

  8.接待旅游團隊、婚宴或其他團體的餐飲服務單位,應注意科學設計菜譜,避免冰飲與海鮮搭配飲食,不得超負荷經營,做好餐飲具消毒和食品留樣工作。

 

  9.一旦發現消費者有腹瀉、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第一時間安排就醫診治,同時應當立即封存導致或者可能導致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設備設施和現場,同時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二、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廣大消費者應選擇具有合法資質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如遇無證經營餐飲服務單位,應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2.就餐過程中如發現餐飲服務單位供售的食品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應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3.就餐結束后,應主動索取發票等就餐憑證。

 

  4.就餐后如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5.在家就餐時,食品原料要充分清洗;加工制作用餐具、砧板、容器應生熟分開,且用前消毒,用后洗凈;冰箱中冷藏食物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

 

  6.禁止采摘、購買、加工制作不明品種的野生菌。

 

  三、積極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氣溫升高,適合多數細菌生長。為避免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建議采取以下預防性措施:

 

  1.防止交叉污染。應重點防控食品、食品加工人員以及食品制作環境、工具、容器、設備、設施間形成的細菌性交叉污染,特別是要防止熟食品成品與半成品、食品原料間形成的交叉污染。

 

  2.妥善存放食品。在烹飪后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高危易腐食品,應在高于60℃或低于8℃的條件下存放。燒熟后2小時,食品中心溫度保持在60℃以上(熱藏)的集體用餐配送食品,其食用時限為燒熟后4小時。

 

  3.食品應燒熟煮透。食品烹飪前應徹底解凍,食品加工時中心溫度應達到70℃以上。高危易腐食品熟制后,在8℃至60℃條件下存放2小時以上且未發生感官性狀變化的,食用前應進行再加熱,再加熱中心溫度應達到70℃以上。

 

  4.徹底清洗原料。泡發干制原料或培養芽苗類蔬菜,應定期更換用水,避免有害細菌的繁殖。對于動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產品原料,應用流動的潔凈水多次清洗,去除存留在食品原料表面的細菌。

 

  2021年5月25日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