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陜西檢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飲料、食用農產品、酒類等6大類

  食品伙伴網訊 11月12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對飲料,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水果制品,調味品7大類食品1994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13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飲料,食用農產

  食品伙伴網訊  11月12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對飲料,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水果制品,調味品7大類食品1994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13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飲料,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水果制品6大類。

 

  飲料、水果制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飲料和1批次水果制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5批次飲料為:標稱長武縣車站街綠捷思純凈水生產的1批次綠捷思飲用純凈水檢出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山陽縣銘泉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銘泉飲用純凈水、標稱山陽縣清源泉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飲用純凈水、武功縣鑫瑞桶裝水銷售中心銷售的標稱西安市冰泉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太子龍泉牌包裝飲用水、渭南市臨渭區劉學崗山泉水店銷售的標稱陜西少華山天然泉水飲品有限公司委托渭南臨渭區坤元自耕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少華山包裝飲用水均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妒称钒踩珖覙藴?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大腸菌群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如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大腸菌群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mL。桶裝飲用水中大腸菌群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不合格水果制品為:陜西都客潤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甘肅省大鵬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大鵬+字母圖形牌甘草杏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GB 14884-2016)中規定菌落總數為n=5,c=2,m=1000,M=10000CFU/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和經營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4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分別為:西安曲江新區郭斌蔬菜批發部銷售的1批次豇豆檢出噻蟲胺、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西安市臨潼區人民南路人人家超市銷售的1批次小金豆芽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第11號)規定;楊凌神農景苑興良友店銷售的1批次韭菜檢出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眉縣首善鎮海豐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活鯽魚檢出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豇豆中噻蟲胺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1mg/kg,噻蟲嗪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3mg/kg;毒死蜱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農藥殘留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

 

  4-氯苯氧乙酸鈉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曾在豆芽生產中被廣泛使用,由于其對人體有一定積累毒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 第11號)中規定,生產者不得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豆芽經營者不得經營含有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的豆芽。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可用于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魚(皮+肉)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檢出過氧化值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和1批次餅干檢出過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澄城縣五路志遠果業店銷售的1批次炒花生、高陵好又多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西安丹迪食品有限公司禮泉生產基地生產的1批次丹迪牌遇見小美好(奶油味)。其中,西安丹迪食品有限公司禮泉生產基地對產品真實性提出異議,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核實后,對提出的該產品真實性異議予以認可。

 

  過氧化值反映了食用油脂新鮮度和氧化酸敗程度,一般來說過氧化值越高其酸敗度越厲害?!妒称钒踩珖覙藴?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其他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的最大限量值為0.50g/100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餅干》(GB 7100-2015)中規定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0.25g/100g。造成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也可能是終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1批次酒類不合格,為:柞水縣農特惠民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柞水縣鳳凰鎮博盛榮酒坊生產的1批次拐棗酒檢出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標簽明示值要求。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生產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42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42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