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11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723批次,涉及水果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罐頭、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保健食品、糕點、速凍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餐飲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其中有1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3批次水產品檢出恩諾沙星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水產品檢出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常州市鐘樓區北港陳衛國海鮮水產店銷售的羅氏蝦;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黨紅副食品超市銷售的羅氏蝦;鹽城市濱海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鯽魚。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魚(皮+肉)中恩諾沙星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其他動物(牛、羊、豬、兔、家禽、魚除外)的肌肉中恩諾沙星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長期食用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在人體中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使人體產生耐藥性菌株。水產品中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產品上市銷售時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2批次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淮安市淮安區馬甸鎮醉仙閣飯店使用的消毒餐具、徐州市銅山區烹藝老徽坊羊湯館使用的復用餐飲具。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不得檢出大腸菌群。消毒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飲具在存放過程受到環境的污染,或是滅菌不徹底。
還有2批次不合格樣品為:徐州市沛縣紫勤商貿有限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環縣回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蜜餞類)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泰州市高港區珊伊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常州市味益食品有限公司(分裝商)生產的多味香瓜子(分裝)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GB 1488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規定,蜜餞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00CFU/g,M=10000CFU/g的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霉菌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可能產生霉菌毒素;長期食用霉菌超標的食品,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中烘炒工藝加工的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樣品霉菌最大限量值為25CFU/g。炒貨及堅果制品中霉菌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不當有關。
2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其中1批次為:常州市天寧區蘭陵童年日用品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潮州市潮安區庵埠金園竹食品廠生產的無花菓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性強,防腐效果好,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食品防腐劑?!禛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蜜餞涼果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5g/kg。
另1批次為:宿遷市泗陽縣眾興鎮家得福超市銷售的粉條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批準β-半乳糖苷酶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5年第1號)中規定,粉絲、粉條中鋁的殘留量不得超過200mg/kg(干樣品,以Al計)。
2批次油炸花生米檢出黃曲霉毒素B1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油炸花生米檢出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鹽城市鹽都區神州路菜場吳琴食品門市銷售的油炸花生米、鹽城市大豐區黃海路德莊火鍋店銷售的油炸花生米。
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黃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為20μg/kg。黃曲霉毒素B1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受到黃曲霉等霉菌的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揚州潤良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南通澤米貿易有限公司委托南通強龍食品廠生產的抹茶肉松酥餅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蘇州貝優碩貿易有限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情人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魚皮花生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鎮吉賣隆超市銷售的標稱南京忠來果品食雜有限公司生產的碳化白砂糖(分裝)檢出螨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及時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開。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63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管局)
不合格產品信息.xls
相關報道: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63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