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4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該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制品、飲料、方便食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糖等22類食品151批次樣品,有16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5批次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其中,建德市楊村橋鎮鳳仙副食品店銷售的延安槐樹花蜜檢出甲硝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舟山市普陀區東港街道東港消費品綜合市場水產品區李正亞攤位銷售的黑魚檢出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甲硝唑是一種抗生素和抗原蟲劑。地西泮又名安定,為鎮靜劑類藥物,主要用于焦慮、鎮靜催眠,還可用于抗癲癇和抗驚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甲硝唑、地西泮為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獸藥。
還有,嘉善食尚副食品店在餓了么(網店)銷售的雞蛋檢出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砜霉素,是農業部批準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氟苯尼考在家禽產蛋期禁用。
另外,舟山市普陀區東港街道東港市場蔬菜區張一楠攤位銷售的韭菜檢出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衢州市柯城朱靜餐飲店購進的牛蛙(鮮活)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5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杭州江南食品市場錦林副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杭州千戶橋食品廠生產的步步糕、滕州市洪緒洪欣食品經營部在淘寶(網店)銷售的茶瓦納抹茶飲料粉(固體飲料)(注:企業對產品真實性提出異議)。
霉菌屬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糕點和飲料中的霉菌超標可能是由于原料受到污染,或是在生產、存儲、運輸、銷售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當而導致產品被霉菌污染。《GB 7099-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規定,糕點(添加了霉菌成熟干酪的產品除外)中霉菌應不超過150CFU/g。《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規定,固體飲料中霉菌應不超過50CFU/g。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價值,并產生真菌毒素危害人類健康。
還有,嘉善縣寧興超市銷售的標稱瑞安市澳天食品廠生產的即食海蜇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外,臺州市世紀聯華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杭州麥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苔卷(咸蛋黃味)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杭州江南食品市場信義副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安徽美滋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乳酸風味飲品檢出酵母、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4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其中,2批次樣品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臺州市路橋區羅慶副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成都王四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面筋;臺州市路橋區羅慶副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德陽市多亮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超爽臭干子(調味面制品)。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產品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油脂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還有,2批次紅糖檢出不溶于水雜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東陽市卓華榨糖廠生產的細紅糖、東陽市畫水永鋒紅糖廠生產的紅糖。
不溶于水雜質是食糖的品質指標之一,反映了食糖中不溶于水雜質的含量。不溶于水雜質影響食糖的外觀、口感,雜質中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的物質。不溶于水雜質含量的高低與生產工藝密切相關?!禛B/T 35885-2018 紅糖》中規定,優級紅糖里不溶于水雜質應≤150mg/kg;一級紅糖里不溶于水雜質應≤250mg/kg;二級紅糖里不溶于水雜質應≤350mg/kg。
1批次樣品檢出生物毒素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樣品檢出生物毒素超標,為:杭州臨安好剝土特產商行銷售的標稱杭州康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剝松子檢出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食用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食品,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黃曲霉毒素B1在手剝松子中的最大限量值為5.0μg/kg。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因儲存條件不當產生了黃曲霉毒素B1;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樂清市柳市林光存早餐店加工自制的油條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要求杭州、溫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杭州、溫州、嘉興、衢州、舟山、臺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以上市級市場監管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7日內向社會公布風險防控措施,3個月內向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并向社會公布。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48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抽檢不合格—20211229
相關報道: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48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