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8日消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周四稱,受植物油、谷物和乳制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今年6月份全球食品價格出現12個月來的首次下跌。
FAO的食品價格指數衡量一攬子谷物、油籽、乳制品、肉類和食糖價格每月的變化,上月該指數平均為124.6點,雖然低于修正后的5月份指數127.8(之前為127.1),但是比2020年6月份仍然高出33.9%。
6月份FAO的植物油價格指數下跌9.8%,部分原因是棕櫚油價格下跌。主要生產國的棕櫚油產量預期增加,加上缺少新的進口需求,令棕櫚油價格承壓下行。豆油和葵花油價格同樣下跌。
6月份FAO谷物價格指數環比下降2.6%,但同比上漲33.8%。其中玉米價格環比下跌5%,部分原因是阿根廷單產高于預期以及美國作物狀況改善。6月份全球大米價格下跌,創下15個月來的低點,因為運費高企以及集裝箱供應短缺,繼續限制出口銷售。
6月份食糖指數環比上漲0.9%,創下2017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最大食糖出口國巴西天氣不利,對作物單產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引發食糖價格上漲。
6月份肉類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1%,其中所有肉類價格均上漲,因為一些東亞國家進口增加,彌補了中國肉類進口放緩的影響。
乳制品價格環比下跌1%,該指數里的所有產品價格均出現下跌。其中黃油跌幅最大,因為全球進口需求快速下降和庫存小幅增加,尤其是歐洲。
總部設在羅馬的糧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還表示,2021年全球谷物產量將接近28.17億噸,略低于早先預期,但仍有望創下歷史最高記錄。谷物產量預測數據略微下調的主要原因在于,巴西天氣持續干旱,影響二季玉米單產潛力,導致巴西玉米產量大幅下調。
本月全球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也略微下調,因為近東地區天氣干燥,損害當地小麥單產潛力。相比之下,2021年全球大米產量預測數據略有上調。
2021/22年度全球谷物用量預測數據較上月下調1500萬噸,為28.10億噸,不過仍比2020/21年度高1.5%。
2021/22年度全球谷物庫存將自2017/18年度以來首次高于期初庫存水平。中國玉米期末庫存增加是本月全球谷物庫存數據上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