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羅馬——聯合國糧農組織(糧農組織)今日發布的基準報告顯示,國際食品價格在經歷十二個月的上漲后,六月份首次出現下降。
2021年6月的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4.6點,環比下降2.5%,但同比仍增長33.9%。在連續12個月持續走高之后,該指數在六月首次回落。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追蹤全球貿易量最高的食品類商品的國際價格變化趨勢。6月指數的下跌反映出植物油和谷物價格的下跌,乳制品價格跌幅較小。上述三類食品商品的價格下跌不僅抵消了肉類和食糖價格的上漲,還拉低了總體指數。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本月環比下降9.8%,創四個月來的新低。本次環比的顯著下跌主要反映出棕櫚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價格的下滑。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6月環比下降2.6%,但同比仍增長33.8%。其中,國際玉米價格本月回落5%,原因之一在于阿根廷近期收獲的玉米產量高于預期,供應增加,導致價格下跌。國際小麥價格在6月輕微下探0.8%。目前,全球多個關鍵小麥產區的產量前景向好,抵消了北美天氣干旱造成的價格上行壓力。
糧農組織乳制品價格指數6月平均為119.9點,環比下降1.0%。指數中所有乳制品的國際價格均有下滑,黃油價格跌幅最大,主要是由于全球進口需求的快速下降和庫存量的略微上漲,尤其是在歐洲。
糧農組織食糖價格指數在總體食品價格下行時逆勢上揚,環比上浮0.9%,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創下多年來的新高。目前,全球最大食糖出口國巴西遭遇不利氣候條件影響,引起世界對其糖料作物產量的擔憂,為食糖價格帶來了上行壓力。
糧農組織肉類價格指數6月環比上升2.1%,連續第9個月上揚,同比上升15.6%,但仍比2014年8月創下的峰值低8.0%。
自2017/18年度后,世界谷物庫存量有望在2021/22年度首次迎來增長
糧農組織谷物供求最新簡報今日發布,糧農組織對2021年全球谷物產量的預報略有下調,至28.17億噸,與2020年相比仍有1.7%的增長(4780萬噸),創歷史新高。
其中,全球粗糧產量的預報減至15.13億噸,比上月預期減少300萬噸。由于干旱天氣持續,巴西玉米產量預報大幅下調,帶動了全球預報數的走低。
受近東地區的干旱天氣對小麥產量前景的影響,2021年世界小麥產量預報下調100萬噸,至7.847億噸,較2020年同比仍有1.2%的增長。
相比而言,2021年全球大米產量預報較6月略有上調,達5.195億噸,較2020年增加1.0%,創下新紀錄。
2021/22年度世界谷物利用量預報環比下調1500萬噸,至28.1億噸,與2020/21年度相較增長1.5%。下調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飼用玉米利用量低于預期。
2021/22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庫存量預計將高于期初水平。自2017/18年度以來,世界谷物庫存量首次迎來上調,本月預報大幅上調至8.36億噸,與去年的低位相比增長2.4%。其中,主要驅動因素是中國玉米庫存量預計將處于高位。
糧農組織2021/22年度世界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較6月略有上調,達4.72億噸的峰值水平,主要可歸因于中國大量進口玉米,將全球玉米貿易量推至新高。
糧食不安全與新冠疫情
星期四發布的《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造成的收入損失等多方面影響加劇了脆弱性和糧食不安全的挑戰。在沖突和氣候相關沖擊的影響下,嚴重糧食不安全問題的程度居高不下。糧農組織評估認為,全球目前有45個國家需要來自外部的糧食援助,包括34個非洲國家、9個亞洲國家和2個位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
《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報告中還提供了低收入缺糧國(LIFDC)的最新數據。根據最新評估結果,47個低收入缺糧國2021年的總谷物產量預計將減少2.1%,至1.9億噸。主要原因是近東地區亞洲國家的產量預期下調。阿富汗和敘利亞的形勢尤為嚴峻,范圍廣、時間長的旱情造成減產,為今年的產量前景蒙上陰影。在非洲的低收入缺糧國中,索馬里今年因降水稀少,預計產量將明顯下降;同時,由于沖突不斷破壞了農戶的生產能力,部分西非國家的產量預期也將小幅下滑。在南部非洲國家,預計產量將有所增加,為這里的家庭帶來更多糧食供給,部分抵消了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
45個需要外部糧食援助的國家是:阿富汗、孟加拉國、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佛得角、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提、厄立特里亞、斯威士蘭、埃塞俄比亞、幾內亞、海地、伊拉克、肯尼亞、黎巴嫩 、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塞內加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蘇丹、蘇丹、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 委內瑞拉、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