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月7日消息:美國農業參贊發布報告稱,2021/22年度中國玉米進口將低于一些分析師的預期,因為國內玉米生產強勁,價格疲軟。美國農業部也下調了中國的高粱和小麥進口預測數據。
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參贊報告顯示,2020/2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國玉米進口量可能比美國農業部預測的2600萬噸高出200萬噸,因為國內價格高企,中國補充庫存。不過2021/22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量可能降至2000萬噸,低于美國農業部的官方預測2600萬噸,也低于行業機構預測的3000萬噸,不過該數據與中國農業官員的預測相一致。參贊稱其預測反映出未來一年內玉米價格可能進一步降溫,補庫力度放緩,需求疲軟,因為進口玉米最終進入市場。參贊稱,進口玉米已經失去了與國產玉米的價格優勢,因為7月份到貨的進口玉米價格已經漲至每噸453美元(約合每噸2900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大商所成交最活躍的9月玉米期約跌至年內最低每噸2594元,比5月份的高點下跌9.7%。
美國農業參贊指出今年中國玉米收成前景強勁,玉米產量預計為2.72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比美國農業部官方預測高出400萬噸,因為播種面積增長6.2%,其中主要產區黑龍江省播種面積激增27%。播種面積增加的原因在于價格高企以及政府鼓勵或要求農戶種植更多的玉米。
就其他飼糧而言,美國農業參贊預計2021/22年度中國高梁進口為750萬噸,低于美國農業部的官方預測1000萬噸,因為高梁進口價格漲至大約2700元(約合422美元),使得高粱之前相對于其他飼糧(尤其是大麥)的價格優勢消失。參贊稱,和高粱不一樣,大麥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谷物,許多國家都對中國出口。
2021/22年度玉米需求也將會得到提振,因為價格疲軟,玉米飼料用量預計增加1500萬噸,達到2.11億噸。相比之下,小麥飼料需求將逐漸恢復到歷史水平,比本年度的用量4000萬噸減少500萬噸。本年度的小麥飼料需求受到玉米供應緊張的推動。由于產量將增加175萬噸,達到1.36億噸,參贊預計2021/22年度小麥進口為800萬噸,比美國農業部的官方預測低200萬噸。行業報告顯示,國內小麥倉庫已經滿了,因為上年進口激增至1050萬噸。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后,中國加大了美國小麥采購,而新冠疫情擔憂也鼓勵中國積極補充庫存。
參贊指出,中國的小麥產量預測數據反映出今年小麥播種面積增長以及單產增加,因為河南省種子改良后,今年小麥單產達到創紀錄的13.5噸/公頃。河南占到中國小麥產量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市場繼續關注中國的谷物進口需求,尤其是玉米。在2020/21年度前八個月里(截至五月份),中國的玉米進口已經激增至1640萬噸,遠高于上年同期的76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還有大約610萬噸的2020/21年度美國玉米采購合同尚未履行,人們一直猜測中國進口商可能會將一些訂單轉移到下個年度,或者完全放棄。
上周的出口銷售數據似乎支持了這樣的看法。該數據顯示,買家取消了7.5萬噸美國玉米訂單。但是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播種面積報告顯示今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遠低于預期。一些分析師認為玉米產量可能下滑,這將鼓勵中國買家履行自己的訂單。本森奎恩商品公司表示,隨著美國農業部發布最新的播種面積數據,中國很可能會履行剩余的采購合同。歐布萊恩公司分析師理查·菲爾茨也認為播種面積報告將進一步鼓勵中國履行剩余的陳季玉米采購合同。就2020/21年度的中國玉米進口而言,菲爾茨認為實際進口量將接近3000萬噸,其中包括2100萬噸美國玉米和900萬噸烏克蘭玉米。還有報道稱,中國降雨過量,降低了小麥質量,這可能提高小麥進口,因為中國從海外尋購糧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