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最新發布報告,預計2022—2023年度澳農業生產總值為818億澳元,同比下降4%。預計2022—2023年度澳農產品出口將首次超700億澳元,扣除通貨膨脹因素,比10年前水平高出近50%。其中棉花出口額將達創紀錄的70億澳元,成為繼小麥(117億澳元)、牛肉(102億澳元)之后出口額排名第三的商品。
2.據巴西國家供應公司9月8日發布的第12次糧食收獲調查報告,2021—2022年度,巴西糧食種植面積7430萬公頃,同比增長0.7%。糧食產量約為2.71億噸,同比增長近1450萬噸。其中,玉米產量約1.13億噸,同比增長30%;大豆產量約1.26億噸,同比減少10%;水稻產量為1080萬噸,同比減少8.4%。巴預計2022年大豆出口量為7720萬噸,玉米出口量為3700萬噸。
3.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8日消息,芝加哥期貨市場9月7日小麥的12月期貨價一度漲至8.73美元/蒲式耳,較6日上漲6.9%,最終收盤價為8.44美元/蒲式耳,較6日上漲3.3%,創7月11日以來新高。日媒分析,小麥12月期貨價格波動主要由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東方經濟論壇上的發言,會上普京批評烏克蘭谷物恢復出口以來,大部分運往歐洲,沒有改善貧困國家的糧食危機問題。
4.據歐洲媒體9月8日消息,受能源短缺及天然氣價格大幅飆升影響,預計今冬歐洲農業和食品行業或將出現衰退,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將出現停止或放緩。代表歐洲農業工會和合作社的游說團體柯巴—柯杰卡稱,歐乳制品和烘焙行業受燃料價格飆升的影響最大;截至8 月底,兩類產品的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80%和55%,進而反向影響產品產量和消費。此外,荷蘭計劃關閉或減少今冬溫室農業的生產。分析稱,能源危機將使歐洲農業生產回歸傳統模式。
5.據阿根廷國家通訊社9月7日消息,自阿“大豆美元”特別匯率計劃實施三天以來,受到大豆美元匯率升至1:200的強勁刺激,阿日均大豆出口量超100萬噸,三天合計創匯達10.75億美元,超阿政府設定的10億美元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