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蝦產業峰會”(2023 Shrimp Summit)期間,美國國家漁業協會(NFI)項目經理Richard Barry指出,在最近一年里,美國蝦批發價格不斷下跌,而零售產品價格持續在高位徘徊,其中的大部分利潤都進入零售商的口袋。
Barry稱:“美國批發價格低至$4/lb區間,而批發價和零售價之間差價幾乎也是4美元,零售商享受的利潤幾乎為 40%。”對于出口商來說,這種情況非常令人沮喪,因為大家都在說美國蝦類需求受到經濟影響,消費者削減了開支,在減少昂貴蛋白產品的購買。
為什么美國零售商不愿意降價?Barry分析有幾個原因:“第一,他們可能一直在消化早期庫存,這些庫存是他們花費較高價格購買的,當時他們面臨供應鏈壓力,支付的運費成本很高。”
“另外,他們持有的庫存產品規格不同,較小規格和較大規格的庫存需要保持價格差。還有,現在他們的蝦產品上賺取的利潤,要用來彌補其他產品銷售的虧損。當一個商品利潤上升時,零售商往往愿意通過促銷活動來增加銷量。”
Barry表示,自2020年以來,零售商的利潤被壓縮了兩年半時間,現在他們要恢復過來,以往的這種商業動態也失控了。“當時,美國零售商擁有一批忠實的消費者,他們覺得不必為產品做廣告,因為無論如何消費者都會購買。 現在這種情況變了,商業動態還沒有真正穩定下來。”